長城網(wǎng)秦皇島站4月3日電( 張琦 記者李興雙 武佩劍)在秦皇島市第七中學有一位劉長蘭老師被大家親切的稱為“國學老師”,她從2006年起便將國學經(jīng)典《弟子規(guī)》引入到了她的教學模式當中,每次課前她都會抽出幾分鐘時間摘取《弟子規(guī)》中的一些片段,向孩子們進行德育教育。久而久之她在孩子們的心靈中撒下了習文立德的種子。
在劉老師看來,讓學生提高分數(shù)是硬指標,但在提高文化分數(shù)的同時老師們更有義務將孩子的心靈進行凈化。“師者,所以傳道受業(yè)解惑也。傳道,就是指我們所說的思想教育,沒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是不可成才的。不單單只是教孩子學習課本上的知識,如何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樹立榮辱意識、道德意識,提高自身的修為樹立德信,更應該是我們這些老師在工作中需要提高的。”劉老師說道。
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也跟隨學生們一同上了一堂“國學課”。上課鈴聲響后,學生們起立鞠躬向老師問好,老師回禮后學生入座。這個簡單的鞠躬動作然看似簡單,但這個小小的動作恰恰證明了在學生心中《弟子規(guī)》對他們的影響。尊師重道說起來容易,但如何做到,也許劉老師的學生給了我們一個最基本的標準。